首页

fj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30 07:03:13 作者:央广时评|让精彩民俗游持续助燃文旅消费热 浏览量:16826

  端午临近,民俗游热度持续攀升。来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龙舟基地”近期搜索量同比上涨216%,“龙舟文化园”搜索量上涨147%,温州、佛山等地成为龙舟文化体验的热门地。同时,随着入境游政策的不断优化,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通过民俗游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民俗文化是文旅产业的“富矿”。今天,民俗文化既蕴含经济开发潜力,又承载文化传承使命,更是打造地域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的关键抓手。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游已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譬如,这个端午假期,我们可以在浙江乌镇享受“长街粽宴”,也可以到安徽宏村体验微缩龙舟赛。在福建福州,当地依托龙舟文化推出多条内河游航线,串联起了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和潮流商圈……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游,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供给,更以文化赋能消费场景,为假日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推动民俗游高质量发展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必答题。如今,人们对端午出游的期待,早已超越“吃粽子、饮雄黄酒”等浅层体验,进而追求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与情绪价值的共鸣。特别是今年,端午节与儿童节“喜相逢”,亲子游、家庭游成为出游主力,许多家长期待孩子能在民俗体验中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这对旅游服务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讲既好“民俗故事”,又做活“文化场景”?如何让“头回客”变“回头客”,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跨越?从现实来看,让民俗游焕发持久生命力,持续形成文旅消费新热潮,让广大游客在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中获得文化滋养,需在特色、品质、文化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民俗游要做好特色文章,避免千篇一律。各地应深挖地域文化特质,将传统习俗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鲜活场景。以“龙舟文化”为例,除观赛外,它可以延伸出民俗表演、手工艺体验、主题美食、文化民宿、非遗“大观园”等多元场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定位,打造独特文旅标识,在市场中形成辨识度和美誉度。

  民俗游要聚焦品质服务,提升体验质感。游客追求的是悠然自得的尽兴体验,而非“人从众”的拥挤喧嚣。各地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建立科学分流机制,避免因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而引发拥堵、安全等问题。提升硬件“硬实力”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服务“软实力”,以品质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让民俗游从“短暂出圈”走向“持久出彩”。

  民俗游要坚持文化赋能,呵护本真内核。民俗开发要警惕过度商业化稀释文化内涵,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要将民俗游打造成文化传播载体,通过沉浸式场景设计、互动化项目设置,让游客在体验中感知传统风貌、领悟文化精髓,实现功能价值、文化价值和情绪价值的多维输出。

  又是一年端午至。当民俗基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当传统习俗与现代服务体验同频共振,精彩民俗游必将持续释放活力,为文旅消费注入源头活水,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5年里发生了什么?他为澳门拍下120多个珍贵时刻

当被问到双打对自己的帮助,王欣瑜说:“双打是一种很好的练习,让我在发球、接发等各个环节都有所提升。”谈及收获满满的一年,王欣瑜说:“今年总的来说我在稳定提升,不断学习、进步,加深对网球的理解。”

拉克森请王毅向中国领导人转达诚挚问候。拉克森表示,新中关系十分重要。新中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强劲发展,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新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为双方合作提供了重要动力。新方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愿以纪念新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同中方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增进相互理解,深化经贸、人文、教育、旅游、农业、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促进两国共同繁荣,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李克强同志生平照片

近日,记者随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山西大同。晨露微凉,历经千年风霜的石窟在脚下静默无声,但人类感觉不到的地脉动背景噪声则一直存在。

最高检: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妇女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犯罪4.6万人

人工智能是眼下对社会各方面影响最深刻的一项科技,相关人才培养则是巨大挑战。《2023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需比为0.63,而2023年1-8月下降至0.39,相当于5个岗位要争夺两个人才。另外有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作为引领数字时代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变革人才培养的需求,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台湾最新统计:2021年肺癌新增患者数居罹癌者之首

据悉,首尔市政府和首尔观光财团将于7月6日在汝矣岛公园举办“‘首尔之月’开幕仪式”。“首尔之月”将于当日起至8月22日之间试运营,并于8月23日起正式开放,开始收费乘坐。市政府计划在试运营期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部分区民众和市民试乘,并收集意见,根据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后正式开放。(记者 刘旭 制作 岳子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